在刚刚过去的“十一”黄金周,恩施市大峡谷旅游再次出现火爆局面。10月3日、4日,恩施大峡谷日均突破2万人,逼近景区最大接待承载量。旅游高峰时段,前往大峡谷路段出现严重拥堵,旅游、交警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,通过封堵路段、分流限行、疏导劝返等办法,劝返5000游人退出大峡谷。
5000人,当然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。但对于千里迢迢赶来游览大峡谷景区的游客个体来说,则是他们的伤心之旅,其失望的心境,可以想象。
5000人被劝返,当然也是避免旅游安全事故、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果断措施。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理性后恩施市旅游再起高潮,于旅游事业而言,既是盛况,也是窘境。当恩施再现旅游热潮,很多方面值得思考。
思考一:何以再现热潮?
凡事都有两面性,旅游景区游客火爆亦然。
今年“十一”黄金周,恩施市吸引游客近70万人,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178.6万元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.5亿元。同比分别增长92%、76%、76%。
数字的增加,反映出恩施市旅游业发展的惊人速度,同时表明旅游业为它本身以及酒店、餐饮、商品销售等与之相关的产业带来显著效益。作为“无烟工业”的旅游业,更重要的是解决就业,和增加其收入。
然而,当旅游业持续火爆,而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、服务水平尚未跟进的时候,“火爆”的背后可能有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隐患,而它们一旦出现,最终会对旅游业本身造成致命的打击,进而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。
恩施旅游的火爆场面,前些年就有出现。尤其是2010年、2011年前后,突然出现的旅游“井喷”,为旅游接待带来了挑战,同时也几乎是打乱了旅游接待的“阵脚”。恩施市作为新兴旅游区,面对突然蜂拥而来的旅客,准备不足在所难免。
此后,政府尤其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,不断发展旅游配套产业,之后几年,恩施旅游业仍然快速发展,但是相对而言做到了从容应对,即便在“五一”“十一”等旅游高峰时期,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仍能基本满足要求,实现旅游投诉率低、游客满意度高的目标。
2014年,恩施旅游再现热潮,出现外部交通受阻等现象,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。主观原因,近些年来,恩施市除了继续做好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外,恩施市在提升景区品质、丰富景区内容方面下了大功夫,景区环境不断优化,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原因之一。
在大峡谷景区,新开发了云龙河地缝、打造了女儿寨景点,投资2.06亿元打造了大峡谷山水实景剧及剧场。这些举措,拓宽景区自然景观的宽度和文化内涵的深度。通俗地说,也就是增加了景区的卖点。
当然,恩施市不断加强旅游宣传策划,也是引得再次火爆的主观因素。近年来,恩施市以“洗肺之旅”的旅游推介会走北京、河南、川渝等地,扩大了旅游影响力,让更多的人认识恩施,了解恩施,向往恩施。
此外,恩施市文化产业、富硒产业等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并向外推介,如《嘎嘎女儿会》等少数民族歌舞、玉露富硒茶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,它们让更多的外地人认识恩施。旅游业不是孤单的产业,相反,很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发展,反之亦然。
客观方面,国内游客对新兴旅游景区、自然生态旅游线路的兴趣浓厚,休闲游、养生游渐渐成为旅游新态势,而恩施旅游符合这些条件,吸引了外地游客进入恩施,此其一。其二,近些年恩施交通状况的巨大改善,特别是进入恩施的动车开通以后,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批游客进入提供了可能。其三,恩施区位优势使然。恩施处于川渝、豫陕、湘黔等省市之间,高速公路开通后,这些地方的游客自驾进入恩施都很方便。
当然,恩施旅游再现热潮,还与国家长假制度、高速免费政策等多种因素有关,这些因素使得恩施与其他旅游城市一样,必然会出现人流、车流高峰。
思考二:离成熟景区还有多远?
包括进恩施大峡谷在内的恩施景区,相对而言均属新兴旅游景区。和国内其他著名景区相比,依然不够成熟。
总体来看,成熟的旅游景区,应该在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环境质量包括景区景观品质、外部交通、内部线路、餐饮、厕所等硬件方面;服务质量包括安全管理、环境卫生管理、导游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。
勿庸讳言,即便是恩施大峡谷景区,各项旅游指标标准不是很高。大峡谷景区自然景观堪称一绝,实属自然奇观。到过大峡谷的不少游客反映,景区线路有待优化,特别是绝壁栈道与“一炷香”景点之间的过渡区域,步行距离较长,其间又缺乏景点打造,是一段长而乏味的行程。景区其实可以在过渡地段增加人造景点,或者优化线路,这方面应该可作文章。
此外,游客反映从市区进入大峡谷的交通条件较差,尽管政府投资新建了一条通往大峡谷的旅游公路,缩短了线路里程,但是通往景区的交通条件与不断增多的旅游接待量相比,仍然存在不足。
当然,受山区自然条件制约,目前进入大峡谷景区的交通条件短时间可能无法解决。但是如果从长计议,可考虑新建旅游高速公路,新建通往景区的循环公路,甚至还可以考虑水上通行等方式,不断完善外部交通条件。
其次是景区附近餐饮住宿业发展不够成熟。景区附近的酒店档次、规模等,目前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。当然,恩施市已经在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,目前正在打造沐抚古镇,同时全力进行民居改造,推动景区酒店、民宿旅店业快速发展。
再次是全市各个景区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够平衡。目前,除了土司城、龙麟宫、枫香坡、女儿城等景区相对热门外,大峡谷景区仍然是外地游客短时旅游的首选目的地。而其他景区,规模和景区品质方面,仍有一定距离,而女儿城,目前还在起步当中。当然,假以时日,其他景区不断完善升级后,可实现游客自动分流,从而减小大峡谷景区在特殊时段的压力。
事实上,恩施市旅游事业发展的速度惊人,景区建设、旅游综合服务都已趋向于更加成熟。女儿城开成并投入使用,女儿寨、施南古城正在紧张建设之中,旅游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高,恩施旅游正在向科学、规范、有序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思考三:如何从容应对下一个旅游高峰?
可以预见,恩施旅游,将在往后的日子里,再次出现一波又一波高峰。而在下一个旅游高峰来临之时,恩施市该如何做到从容应对?
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是前提。必须尽可能的快速改善道路交通条件,扩建停车场或特殊时期增设临时停车场。支持酒店餐饮业发展,满足游住宿和餐饮需求。当然,逐步完善景区索道、游步道、栈道,消防设施、供水供电、视频监控、通讯通信等基础设施,这些都是迎接下一个旅游高峰的必要准备。
统筹规划是保证。各相关部门需对旅游高峰相关情况进行科学预测,并制订合理、有用的应急预案。旅游部门需要对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进行预测,确定游客的最大容量,同时要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,通过媒体提前发布警示公告。旅游、交警部门应该在高峰到来之前及时采取疏导、分流等有效措施,防止道路交通拥挤堵塞。当游客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,景区应该暂停售票,确保游客旅游安全,提高游客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。
当然,游客也应该转变旅游观念,科学规划旅游线路,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旅游行程,尽量回避在黄金周期间进入热点景区,做到错峰出行,避开高峰人潮,以提高自身旅游舒适度。当然,电视、网络、报纸等各类媒体在应该在旅游高峰时期广为宣传,及时发布各个景区动态情况,并向游人进行正确引导,让恩施旅游热而不乱,让游人有一个快乐、舒心、难忘的旅程,让旅游产业健康、快速发展。
文章来源: 恩施旅游网 http://www.estour.gov.cn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17&i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