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背篓,晃悠悠,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。”一首《小背篓》红遍大江南北,也令很多人对吊脚楼心生向往。
殊不知啊,在唐崖土司遗址景区里,也藏有吊脚楼群!
何为吊脚楼?
用木柱撑起上下两层
将房屋底层架空
上层通风、干燥、防潮,是居室
下层用来饲养家禽或放置杂物
这样的结构
解决了地理条件的约束
又节约了耕地
从底下仰视
楼房如吊在半空
故得名“吊脚楼”
何为榫卯?
凸者为“榫”
凹者为“卯”
是中国传统木作的一种接合方式
榫和卯高低、长短的巧妙组合
起连接和固定作用
榫卯万年牢
通过这种巧妙的连接方式
不用一铁一钉
使得唐崖土司城址里的吊脚楼
历经风雨飘摇而屹立不倒
借天不借地,天平地不平,小楼山间起,吊脚水边立。一座座吊脚楼如同星斗般洒落在唐崖土司城址,寂静的大地立刻变得生动起来。
着幽深绵长的青石板小路,拾级而上,抬头看那高高挑起的吊脚楼,有土家幺妹凭栏绣花帕或是哼唱山民歌,有土家汉子坐在堂屋讲述着土司的故事……
传承千年的土家文化在唐崖繁荣生长,吊脚楼依托一方山水,养育了一方人民,见证了六百多年的繁荣,守护这万家灯火。
向天进发,不为地形所阻,扎根险山恶水,楼内一过便是一生。唐崖土家儿女把对自然的热爱、生活的向往敲进每个榫卯里,融入每幢吊脚楼里。一榫一卯,方寸之间,展现力与美的结合,凝聚古人千年的智慧。
飞檐翘角,青瓦跺脊,木门花窗,榫卯相连……吊脚楼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,凝聚着一种质朴而又灵动的艺术之美。土家族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,放眼望去,吊脚楼又被翠林、河水围抱,呈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山水画卷。
集空间美、层次美、形体美、轮廓美于一身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,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誉为当之无愧的“土家建筑活化石”。
每个城市都有一种建筑情节
如北京的胡同、江南的水巷、上海的弄堂
而唐崖的建筑情节
非吊脚楼莫属了
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小长假
不妨远离城市的喧嚣
到唐崖来
站在吊脚楼上凭栏远望
给心添上几分把酒临风、心旷神怡的感觉
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
唐崖土司遗址景区门票原价108元/人
发表评论